宗教是一个耐人寻味的课题,自从人类有了自己思维的那一刻开始一直到今天,宗教从来没离开过我们的身边,这是十分值得思考的。在我看来宗教之所以能够长久与人类并行,是因为信仰是人类的一种本能,世界上存在的各种各样的宗教,其实都是人类信仰的不同表现形式。然而宗教又 不仅仅是信仰,更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。离开了宗教,人类文化黯然失色。宗教与文化,宗教与社会都是息息相关的。
在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,佛教占据着中国人宗教信仰重要的位置之一,自从东汉从官方正式传入中国后,佛教与中国文化互相影响,直至与中国文化融为一体。可以说,对中国人影响深远的佛教,已经成为中国人自己的佛教。佛教文化是中国文化不可缺一的部分,不了解佛教文化,也就不可能正面的在理解中国文化。
扣冰古佛
扣冰古佛是唐末五代时期中国佛教中一位充满神秘色彩的高僧。唐武宗会昌四年(844年),古佛出生在当时的建宁府新丰乡,地属今福建省武夷山市吴屯、岚谷一带。这是唐末北民南迁新兴的移民聚集地,其中北迁而来的彭、翁、张、吴大族最有势力。扣冰古佛俗姓翁,号藻光,即出生于当时显赫的翁氏家族。传说古佛出生前,其母(也有传其父)梦见辟支老佛求宿,而古佛诞生的这一天,香雾满室、数日不散,因此人们认为其是辟支古佛转世。
古佛的幼年充满慈悲,十三岁时主动要求出家,拜当地的行全和尚为师。他天资聪颖、勤勉刻苦,年纪小小就得到师父的敬重,并帮助师父重修寺院,完成了行全和尚多年为了的心愿。除此之外,他还向乡民募捐,在人迹罕见的乌山新建了金碧辉煌的兴福寺,令当地人们佩服不已。
咸通乙酉(865年)藻光20周岁时,远到福清受具足戒,正式成为一名获得度牒的比丘。一日偶遇一位异僧。这位异僧不仅教给澡光“休心见性”的道理,而且授以澡光驱魔利人之术,从此藻光成为禅密兼修的大师。而此后,藻光不仅不再诵经礼佛,而且“冬不炉”,“夏不扇”,更在寒冷的冬天修炼到“扣坚冰而浴,略无寒色”。当地人们惊讶不已,称其为“扣冰和尚”。
咸通十一年(870年)藻光慕名前往福州参拜当时名气很大的雪峰义存。雪峰义存禅师见到藻光人措手不及的问题:"进一步则死推一步则亡,如何?”把藻光逼入了进退维谷的境地。然而澡光不慌不忙,淡定的回答了一句“横行几步又何妨?”其实这就是好比人生路遇到进退不得的时候,换种思维,自然的给惯常的思维“当头一棒”。用了“横行几步”刷新生命,“不加思维、自然平常”这是一种高明的禅宗智慧,对了义存禅师。这样48岁的义存与26岁的藻光又开始切磋禅理。最后,雪峰义存竟然感慨道:“我的香火其实不如你的香火。将来有一天,你应当会成为王侯的师父”。而藻光从此名扬天下。
云游一段时间后,澡光慨“欲会千江明月,只在一轮光处,何用捕形捉影于千岩万壑,以踏破芒履为耶”?原来藻光此时意识到,如欲明心见性,其实不需要苦苦云游寻找,应当在自身心中寻找。于是藻光回到故乡过起了禅隐的生活。而此时的藻光名气早已传开。家乡的人们得知藻光回到故乡,纷纷出资为藻光建寺院。从城市到乡村,到处都有豪门大族为挽留澡光建立寺院,然而,古佛最终舍弃了乡绅们为其建寺院,独自一人潜萝攀葛,循涧寻源,在地险偏僻、人迹罕至而兽蹄鸟迹交错其间的幽远处寻找其禅隐的最佳胜地。
传说藻光寻访胜地其间,猕猿供果,禽鹊衔花,有情众物皆来求。最终在东畔山下,藻光找到了认为可以超凡入圣、以绵万世的法场。于是藻光“立标为准,诛茆为盖,屏其菑翳,除其荆棘”亲自动手搭盖寺院。而古佛选定禅隐地的消息传开后,四方檀那、信善、达官又纷纷而来助缘,传说中还有仙匠良工的帮忙,不到一年就建好了绝妙丛林瑞岩寺。
传
说
藻光禅师
藻光禅师在瑞岩寺定居下来之后潜心传法,不久全国各地的弟子前来求教。瑞岩寺香火鼎盛,堪称一方名刹,世称其可与天台、曹溪并峙。后唐天成三年(929年),闽王也听说了藻光的大名,亲自邀请藻光为其说法。85岁的藻光不远千里再次来到福州。当时的闽王庭钧名声不是很好,他杀死了王审知嫡长子王廷翰,发动政变。藻光其实不愿与之为伍。藻光给王廷钧留下了“人王法王各自照了、愿王以百姓为念,勿多杀”几句话,其意就是暗示王廷钧以百姓为本,千万不要在滥杀无辜。可是王廷钧没有听懂藻光的话,以为藻光是预言自己要当皇帝,喜不自禁的为藻光披上紫衣袈裟,称藻光为王师,然而,十日后藻光即圆寂了。
可叹的是,涅槃后的藻光依旧没有摆脱被官方利用的命运。二百年后,南宋政府利用古佛显灵击退叛军的神话,将扣冰藻光封为朝廷的保护神。通过宗教控制百姓的方法非常直接奏效,被历朝皇帝连续运用,因此也就有了因扣冰古佛历朝显灵而屡次册封的故事了。而通过朝廷的屡次册封,扩大了扣冰古佛的信仰,更使扣冰古佛名正言顺的成为当地的保护神,得到当地人的们的世代膜拜。扣冰古佛的影响不仅在百姓中,更在全国各界都有广泛影响,是一位当之无愧的禅宗大师。
可是让人不解的是,如此一位风靡全国的禅宗大师,确难以考证其师承,与其他禅宗大师传衣钵完全不同,其禅法独成一系,也没有留下传世高足,那么何以在唐末的武夷山诞生了如此一位特殊的扣冰古佛呢?这与当时的历史、地理文化背景又会是一段什么故事呢?
联系我们
地址:福建省南平市武夷山市吴屯乡瑞岩禅寺
公众号:wuyishanruiyanchansi
办公室电话:15280755671
客堂电话:13515081957
微信号:lianduanhui
Copyright ©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.武夷山瑞岩禅寺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