武夷山瑞岩禅寺--名人诗十首


名人诗

武夷山瑞岩禅寺名扬一方,历来有不少文人名仕登游。他们写下了的诗篇,无疑是研究扣冰古佛与瑞岩寺的重要资料。现将有关的诗篇辑录余下,大家请于欣赏:

一、恭颂古佛

(清州分司运同邑人邱大春号卓庵)

百里灾驱戴帡幪,

应求如响颂灵通。

雨阳祷祝依时效,

禾黍滋荣护岁丰。

追溯渊源前乃宦,

考稽谱系姓为翁。

云骈岂特馨闽地,

古豫中州普祀隆。

这首歌颂古佛事迹的颂词,并透露了当时对扣冰古佛的崇拜不仅仅停留在福建,河南一带也非常兴盛。

二、出宰西江道偈古佛词

(贤书新喻令邑人暨用其号两村)

神灯烔炯照云堂,

般若慈悲念满腔。

旧薄殊勋膺北阙,

新垂法雨沛西江。

欣瞻宝相来邻省,

远冀同仁视此邦。

吏本书生宁侫佛,

惺惺真谛妙无双。

这是即将离开家乡的外地做官的官员诗词。出外做官前,他先来到古佛殿,看到禅灯炯炯发光照亮云堂。感受到了古佛满怀的慈悲,他希望古佛的法雨也能降临到他做官的地方去,他将要管理的江西希望也能得到古佛一视同仁的保佑,作者说,自己虽然是一介书生,但是非常崇敬古佛,感慨古佛惺惺说的真谛真的是妙不可言。

三、题瑞岩

(宋大贤徽国文公朱熹,号晦翁)

踏破千林黄叶堆,

林间台殿郁崔巍。

谷全喷薄秋愈响,

山翠空蒙画不开。

一壑只今藏胜概,

一生畴昔记曾来。

解衣正作留连计,

未许山灵便却回。

早期的朱熹对佛学是有极大的兴趣,此诗体现的是朱熹来到瑞岩寺的矛盾心情。一方面,朱熹对这种宁静而空灵的世界是十分向往的,可是,现实中的使命感又不允许他对佛教的迷恋。最终,朱熹还是选择转过身来,积极面对现实世界,最终成为了继孔子之后中国最有影响的大儒。

四、游瑞岩

(宋邑宰谥清献赵抃,字阅道西安衢州人)

宝界香围接翠微,

此然空寂远层机。

寒冰扣晓人无垢,

宝剑藏秋谷有辉。

水石潺湲迷客径,

松云洒落护禅扉。

我来笑被名疆锁,

斜日匆匆马策归。

赵抃(1008-1084年),北宋名臣,字阅道,衢州西安(今浙江省衢县)人。景祐进士,为殿中侍御史(高级监察官员),弹劾不避权贵,京师号称“铁面御史”。“包青天”的形象就是以包拯和赵抃的原型塑造而成的。赵抃任崇安知事时,为政清廉,修水利,灌农田,死后谥号清献,至今还称他修的水渠为清献河。他曾在武夷三曲宴仙岩麓建史隐亭,作为公余游息的场所。后官至参知政事(副宰相)。

赵抃来游瑞岩的心情与朱熹类似,感慨瑞岩寺这里真的是一块远离尘世、如诗如画的人问净土。可作为一名朝廷命官,是必须积极入世的,这似乎与禅宗的境界相差甚远,来到这里,唯恐被笑话,慌忙策马而归。

五、瑞 岩

(宋少虎谥忠定邑人刘子羽,字彦修)

古木千辛覆地阴,微风披拂递幽吟。

化身大士久圆寂,归命群黎无古今。

能使兵戈长偃息,要知原力本宏深。

中原赤子方鱼肉,原广当年济物心。

刘子羽,(1096--1146年),字修彦,建州崇安(今福建武夷山市)五夫里(今五夫镇)符前村人。宋徽宗宣和中父刘韐帅浙东,佐父主管机宜文字,以破方腊功,人为太府簿。后随父帅真定,以抗金知名。宋高宗建炎初,除枢密院检祥文字。张浚宜抚川陕,辟为宜抚使参议军事。《宋史》有传。

刘子羽作此诗之时,宋朝正处于外族入侵,内忧外患的混乱时期。作为一名抗金名将的刘子羽来到佛教净土瑞岩寺,心中感慨万千。他希望能做偃息兵戈的古佛也能保佑中原正在受难的百姓。

六、将军岩

(宋大儒谥文靖邑人刘子翚,字彦冲)

昔年楼迹人何在?仿佛楼台杳霭间。

事去长空飞鸟没,时清晏坐老僧闲。

秋霜石壁黄金树,月夜云涛碧玉湾。

策杖时来访奇绝,渔樵幽兴自相关。

刘子翚(1101--1147年),字彦冲,一作彦冲,号屏山,建州崇安(今武夷山市)人。刘韐之子刘子羽之弟。刘子翚为父庐墓三年。以父荫补承务郎,为兴化军(治今福建莆田)通判,因体弱多病而辞职。筑室故乡屏山下潭溪边,讲学论道以终,号“病翁”,人称“屏山先生”。

刘子翚是一位儒佛兼修的名士,最佛教的禅宗思想是非常赞赏和痴迷的。刘子翚的这首诗具有浓厚的禅韵,描绘的是空灵的禅境。

七、题瑞岩恭和朱夫子原韵

(明进士督察院御史邑人李祐)

盘迥古寺白云堆,碧灿丹辉景象嵬。

雨散天花昙影乱,金翻佛面笑颜开。

松高应有成龙势,竹老曾经引凤来。

遥忆当年宣偈者,扶筇去,几时回?

这是武夷山的一位当过督察院御史的明代进士仿朱熹的《题瑞岩》而作。白云堆积在寺院周围,霞光万丈,景色非常壮观。天上飘雨犹如散落的天花云影打乱,但是瑞岩寺的佛像金光灿烂笑颜开。周围高高的古松应当有龙的气势,因为佛曾经吸引凤凰到来。回想起当年那些常常通过偈语告诫世人的古佛,已经扶着竹拐离开了,什么时候才会回来?

八、游瑞岩有怀扣冰古佛

(明代进士刑部主政邑人黄嘉宝字扬)

瑞岩昙雨晓飞香,中有真禅卓锡堂。

佛骨已从冰里净,皮囊不藉扇中凉。

千江明月灵台照,一坞松云法海藏。

试看梢头枝转向,再来犹自显慈光。

这首诗包含了很多有关扣冰古佛关于禅的传说故事。梅川的朱可秀才问法,扣冰古佛答“细皮不洗骨,浴垢不浴佛”。传说中,曾经有一狐妖拿鹅毛羽扇试探古佛的佛法,结果因扣冰古佛的一首“心炎久扑灭,欲焰尽崩颓,一任清风扇,何能动死灰?”知趣而退。扣冰古佛曾经为了寻得真正法的佛法,四处云游,开始了自己的寻月之旅,最终发现所要寻找的明月其实就在一轮光处,不需要踏破芒鞋在千沟万壑中捕捉它的影子。

九、忆瑞岩

(清朝进士通政司正通政邑人潘锦号就亭)

曾昔年造瑞岩巅,

台巍殿崔锁翠烟。

涤垢毋怀冰浴处,

逃禅空忆月明篇。

慈威远播三千界,

薄宦羁人四十年。

何日谢尘归故国,

皈依长啸佛龛前。

这是一首怀念瑞岩寺的诗歌,是由一位武夷山籍在外做官的清朝进士所作。作者早年曾经到过瑞岩的最巅峰,来到过扣冰溪边,幽静的禅境使其在离乡四十年后都难以忘却。作者盼望着早日归乡故里,像传说中的猛虎一样在皈依佛前。

十、初秋夜宿瑞岩禅院

(进士固始令邑人金四德号竹坞)

瑞岩幽境接苍穹,

昙雨飘香绕梵宫。

龙卧石泽吟夜月,

虎衣山谷啸秋风。

断桥泉冽冰池净,

深树云飞法界空。

一榻禅灯人寂静,

数声清盘万山中。

这又是一位夜宿瑞岩的进士。初秋里的一天,月朗星稀的夜晚,作者信步庭前。看到瑞岩寺的幽静与天空相连结,寺院里檀香环绕与寺院外的细雨融为一体,美不胜收。转过身,朝前望去,似乎看到巨龙卧在石头与溪水边悠闲的在月夜中吟咏。猛虎靠在山谷中迎着秋风呼啸,旁边的断桥下泉水清冽,森林中云朵在法界上空腾飞。回到瑞岩寺院,看到床前幽幽的禅灯,一切显得那样宁静,忽然听到几声敲击磐石的声音,回荡在万山之中。


  • 武夷山瑞岩禅寺古佛殿/大悲阁落成暨全堂佛像开光、古佛舍利回归祖庭庆典
    武夷山瑞岩禅寺 古佛殿/大悲阁落成 暨全堂佛像开光、古佛舍利回归祖庭庆典。
  • 武夷山瑞岩禅寺古佛殿重建项目(银行对公专用账户)通启
    开户名:武夷山瑞岩禅寺 开户行:福建武夷山农村商业银行吴屯支行 账号:9050812010010000018910
  • 【古佛道场,新年祈福】供佛供灯祈福,随喜功德!
    以灯供佛 智慧光明 燃灯供佛 是佛门中重要的供养之一 灯与佛教因缘殊胜 在佛教中 灯是智慧、光明的表征 “一灯能除千年暗” 佛家使用灯明的缘起 据《四分律》记载 当时诸比丘所居之室存在幽暗之患 所以佛陀允许点燃灯烛 而佛教传法亦名传灯 如一灯传一灯 灯灯皆明,灯灯无尽 所谓“一灯能续千灯明”
  • 宋 崇安了空禅师
    了空禅师(生卒年月不详),俗姓程,名自然,北宋福建崇安(今武夷山市)星村人。 好读书而慕禅。学《礼》于回龙寺。刻苦穷经,博通奥义,才思敏捷,文不加点,颇有盛名。宋咸平中(约1000年)弘法京师,朝臣争以笺疏委之,操笔立就。众称“义虎”。后奉旨出使西域取经。诣阙奏对,赐号“了空大禅师”。
  • 五代崇安瑞巖寺扣氷藻光禅师
    扣冰澡光古佛,建宁新丰翁氏子。父承瓒为唐谏议大夫。母孟氏,一夕梦一老比丘,风神烱然,荷锡持鉢诣求借宿。人指谓曰:“是辟支佛。”己而孕。
  • 宋崇安瑞巖院祖鉴从密禅师
    龙牙禅师从密,字世疎。汀州人。参泐潭干公得旨。以草圣为世所珍。舒人张怀素,自号“落魄野人”。以幻术游公卿间。
  • 瑞岩环溪惟一襌师
    师讳惟一,环溪其自号。资州墨池贾氏子。父宠,母史。在娠中,屡有吉征,及诞安详。年甫十岁,里中大疫,师与母俱患。母疾革,抚师谓其父曰:“吾儿虽幼,器质不凡。终不为人下也。可善眎之。”寻有近邑梵业寺僧觉开,覩师奇相,求为童子。父忻然舍以事之。
  • 天界觉浪道盛禅师
    江宁府天界觉浪道盛禅师,建宁浦城张氏子。十九岁见大父归寂。自疑曰:“有一点灵明,向甚么处去?”一日闻猫呌有省,遂往瑞巖剃落。随师住梦笔山,誓死闭关。因见百丈再参公案,顿彻马祖大机大用。参博山于董巖受具。 是冬,谒东苑镜。镜问:“子在董巖,曾闻博山提唱《维摩经》否?”师曰:“曾闻。”镜曰:“弥勒得一生受记作幺生?”师曰:“大有人疑着。”镜曰:“你又恁幺去?”师异之。向火次。因举僧问古德“劫火洞然,者个坏不坏?有曰坏,有曰不坏。此意如何?”镜曰:“你又恁幺来?”师遂折节过冬。镜细究其生平参证处,及征诘五家
  • 福建闽北“古银杏之王”,最佳观赏期。一首歌曲赞颂着一位种树人。
    武夷山吴屯乡瑞岩寺旁一株迄今已有千余年历史的银杏树,于日前入选福建“树王”。 据有关资料记载,这株银杏是于公元881年修建瑞岩寺时,由扣冰古佛亲手所栽,至今树龄已达1127年。该树高28米,冠幅15米,胸径1.91米。是武夷山唯一入选的银杏树种。古树名木是大自然留给人类的宝贵财富与遗产,是人与自然和谐的重要象征。这棵千年银杏入选福建“树王”,为武夷山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地再添一张生态名片。